食用方法: 可可原豆已烘焙過所以基本上剝掉外殼即可食用,味道類似堅果,若覺得太苦可以沾蜂蜜食用。
可可原豆的挑選: 我們挑選自己種植十年以上可可樹最飽滿的豆子,經過1-2週日曬且烤好後食用起來香度夠、口感佳的豆子才出售。
可可原豆量真的是少之又少,很感謝大家的支持但是目前真得很缺貨,所以要購買請先預約,謝謝。
日曬好的可可豆
食用方法: 可可原豆已烘焙過所以基本上剝掉外殼即可食用,味道類似堅果,若覺得太苦可以沾蜂蜜食用。
可可原豆的挑選: 我們挑選自己種植十年以上可可樹最飽滿的豆子,經過1-2週日曬且烤好後食用起來香度夠、口感佳的豆子才出售。
可可原豆量真的是少之又少,很感謝大家的支持但是目前真得很缺貨,所以要購買請先預約,謝謝。
日曬好的可可豆
TVBS 一步一腳印的採訪報導
巧克力是「浪漫」象徵的食品,要和個性保守、純樸的客家人畫上等號,有點讓人難以想像,屏東縣內埔鄉民邱銘松帶領著自己的兒女追逐巧克力夢,要讓巧克力成為屏東客庄產業。 邱銘松的巧克力夢是有使命感的,他曾說:「客庄人口老化得快,我要用巧克力這個現代美食,取代屏東客庄的檳榔產業,吸引年輕人回鄉」。約30年前,屏東客庄大量種植當時被稱為「綠金」的檳榔,這個備受爭議的產業,政府採取不鼓勵、不取締的措施,10多年前,邱銘松就已預見檳榔產業是沒有未來的前景,於是開始試著種植時下流行的飲品咖啡。
邱氏咖啡巧克力
地址:屏東縣內埔鄉富豐路328號
營業時間: 早上: 10:00am - 晚間: 9:00pm (每週一公休)
聯絡電話: 0911748077 0930475009
文章引用於http://blog.roodo.com/rocococake/archives/14437005.html
緣起
前一週看到新聞上報導台灣也有可可樹,我和師傅簡直樂歪了,我們就是那個只吃過豬肉沒看過豬走路的城市俗啦!專門賣巧克力蛋糕的ROCOCO,怎麼可以沒有看過可可樹呢?於是星期三我們一群人直接從台南來到了屏東內埔鄉,跟邱銘松先生約在他的咖啡店,或許有一天ROCOCO可以用台灣自產的巧克力來做蛋糕呢!
邱銘松先生是國內克服生產加工技術,成功把巧克力豆變成可可的第一人,但,這有什麼了不起呢?當然了不起,請聽我話說從頭。
種植
先從可可樹的種植環境說起好了,可可原產于南美洲亞馬遜河上游的熱帶雨林,主要分佈在赤道南北續10°以內較狹窄地帶。主產國為加納、巴西、尼日利亞、象牙海岸、厄瓜多爾、多明尼加和馬來西亞。主要消費國是美國、德國、俄羅斯、英國、法國、日本和中國。1922年,臺灣曾引種試種成功,中國大陸現主要種植地在海南。
可可為典型的熱帶植物,適生於高溫多雨和濕度大的環境,要求年平均溫度為24~28℃,低於15℃時,生長受影響,果實成長後又不能曝曬太陽,會爛掉,但是可可豆烘乾時又需要長時間日照,世界上主要可哥產區的年平均溫度都在25℃以上,溫度的變化幅度也很小,種植需要三年才能結成果,需要七年才能結出有水準的可可豆,因此在培育上需要有很大的耐心。
總而言之,幾個原則,天氣要熱,土要濕,要含豐富礦物質,不可曬太多太陽,不可吹風,不可去高山,溫差不能太大…只能說相當機車的作物。
因此第一要佩服邱銘松先生,把環境不如熱帶雨林,還不算適宜的屏東縣內埔鄉環境,弄得很接近,用原來盛產的檳榔樹來做遮蔭,反變成很好的種植環境,又花了七年的時間培育,種植本身就是一個相當的技術。
但以可可樹的種植技術來說,可能沒有什麼作物能難的倒臺灣農民,但是從可可豆提煉成巧克力,這可是一門超級大學問了!或許住在台灣的我們會覺得奇怪,台灣什麼高科技產業都在做了,還有什麼生產加工技術難的倒台灣人呢?把可可豆變成巧克力,有那麼難嗎?呵呵呵~難啊!
可可豆原料
邱氏咖啡貞甫餐飲苑成立於2008年1月6號,本位於屏東縣內埔鄉仁華路2-1號 ,店家於2014年12月10日搬至屏東縣內埔鄉富豐路328號。位於屏東縣內埔鄉內埔村仁和路21號。(新址:屏東縣內埔鄉仁華路2-1號 內埔國小3號側門) 咖啡廳是由老式日本建築改建而成,其建築保留了日式木造格局,檜木的柱子及木製門窗等營造出既古雅又帶有現代感的裝潢特色。
店主邱銘松於民國1996年在屏東種植了咖啡為當地咖啡先驅者之一。目的是為了讓本地人能享受新鮮香醇的屏東咖啡。店裡走的是平價路線,老闆娘有很好的廚藝常研發新的菜色來滿足老饕的胃。
邱氏咖啡貞甫餐飲苑聯絡電話: 0911748077 0930475009
營業時間: 早上10:00 至晚間9:00
地址:
檢視較大的地圖
2010/10/20是台灣可可記者發表會,這也是第一次台灣可可首次介紹給台灣人認識。嚴格來說這一天是台灣可可/巧克力的誕生日!!
八年前由屏東邱氏咖啡的老闆邱銘松開始種植可可,二、三年後開始採收可可豆之後開始了研究台灣可可之路。
在2007年組成了由五個年輕人的研究團隊。這支團隊是台灣唯一研究從可可種植到製成巧克力一條龍作業的種子隊伍。
不知丟掉多少珍貴的可可與消耗多少的時間和金錢不停的實驗,在今年的六月左右一些磨製巧克力的問題終於解決了。但是,後段手工巧克力的技術又讓我們陷入苦戰。秉持著要做最純的巧克力與用本土的材料讓製造的困難度跟成本都提高許多。
每 天的行程都是早上忙田裡、中午到晚上在店裡忙然後關店後熬夜練習做巧克力。一到店裡公休時通常我們都會在巧克力工房裡努力著。每次失敗又不能突破瓶頸的焦 慮與失望讓我們好幾次有了打退堂鼓的念頭,但是當有所突破時是我們走下去的動力。成功的瞬間當下的感動是不能用筆墨來形容的。
我們付出那麼多努力後,在10月20號終於把我們的巧克力工藝品呈現在大家面前。往後把屏東打造成可可的故鄉跟把台灣巧克力打入國際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記者發表會
一群懷抱著夢想的屏東人,經過7、8年的努力終於把可可從種植到巧克力成功的研發成功。過程的繁瑣、研發的痛苦在今天的發表會上把台灣巧克力成功的呈現給大家。
可可是巧克力的原料,收成的可可豆最重要是要有加工技術,做成產品才有出路,約8年前種植,3年前就開始採收豆子,但一直研究作成巧克力過程及適合口味,從收成、發酵、曬乾到研磨及巧克力成型一貫作業,在無數繁瑣的製作過程中克服技術上困難才找出訣竅,而且製成品質一點都不輸給世界各國的巧克力。
2010年10月 20號是我們的記者發表會,這一次不只讓台灣可可曝光也把我們辛苦的心血與感動呈現給大家。
可可花
結實壘壘的可可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