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豆就是這樣脫殼的
可可豆就是這樣脫殼的
很多人不知道,巧克力那層光滑的表面並不是自然生成的。巧克力口感要滑順須要多次細磨巧克力果實,並精心調控溫度加熱兩次,巧克力成品才能出現光滑的表面。這道加熱的手續是巧克力廠商必得熟練的重要工序。
所謂生巧克力,就是沒有經過上述那道加熱工序的巧克力。生巧克力這個名詞來自日本。據說有一次日本太子妃舉行婚禮時瑞士總理特意送上一種口感十分滑順的巧克力做為賀禮,而太子妃將這種巧克力當作喜糖分送給親友。這種巧克力很快就擄獲了日本人的心,並將這個特別的巧克力命名為生巧克力。
所謂的「生」不是指生熟的生,在日文中這個漢字(唸為nama)其實指的是「新鮮」。日本巧克力業者特別為生巧克力立下規範,必須是「含24%鮮奶油與14%水份的巧克力」。正因為要用到鮮奶油,而鮮奶油在日文中叫做「生奶油」,所以也有人說生巧克力的名字跟加入鮮奶油這個內容物有關。
因為不需要困難的調溫過程,其實生巧克力的做法反而相對簡單,網路上有各種生巧克力的食譜。對某些人來說,所謂生巧克力的定義是「沒有經過調溫處理的巧克力」,而經過調溫處理的巧克力就叫做「熟巧克力」,不過通常大家不會這麼說,因為大部份的巧克力都是熟巧克力,沒必要特意用那麼專業的名詞。
一般來說,生巧克力的巧克力含量較高,所以吃起來比較不會膩,同時熱量也比較低。但須注意的是,因為添加了鮮奶油,所以生巧克力須要在3-5度C的溫度中冷藏,且最好在七天內吃完,不然風味會劣化。
文章來自
http://news.knowing.asia/news/6bd72a61-9d31-4dca-8fbe-4ae718d77636
文章擷取自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2412787
可可不但可吃、還可以擦,第一個把可可變成本土巧克力的屏東農民邱銘松,近年與學者合作開發可可保養品,歷經六年研發,今天舉辦產品發表會,從可可洗髮露、洗面露、到面膜、護唇膏等7項產品,開啟可可產業新的一面。
可可與屏東的淵源甚早,早在民國56年,就曾有屏東南州的農民引進種植,但當時一直無法克服製成本土巧克力的技術而作罷;一直到十多年前邱銘松種植後,才與台大團隊合作,成功突破技術,以台灣的可可製成台灣本地巧克力。
沒有想到當年的突破,帶動可可產業在屏東遍地開花,如今全縣種植面積不但達200多公頃,本土巧克力品牌也愈來愈多,不過邱銘松並不以此為滿足,6年前他開始與專研生化科技的學者合作,歷經6年研發,終於開發出7種可可保養品。
目前已成功開發的保養品包括可可菁萃、可可晶露、可可胭脂、可可護唇膏、可可洗面露、可可洗髮露、可可面膜等,讓不少女性消費者特別心動。
邱銘松表示,國外大多利用可可脂開發相關產品,事實上一整顆可可,包括果皮、樹葉、花朵等均可利用,他還舉自己的雙手為例,「皮膚這麼好,就是每天摸可可、洗可可養成的」。
64歲的邱銘松是農民出身,自稱什麼都種過,目前他的可可是種在檳榔樹下,面積約3公頃,他並在內埔鄉富田村開了一家「邱氏咖啡巧克力」專賣店,招牌生巧克力、黑巧克力等都深受歡迎。
文章擷取自 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242605
屏東是台灣可可種植重鎮,日本巧克力大師土屋公二今天到屏東內埔鄉參觀可可園,在農民吳献章的園裡驚訝的發現可可豆中的極品Criollo,他表示,屏東可可產業潛力十足。
屏東縣可可種植15年前在農民邱銘松的推廣下,面積已成長至近300公頃,主要集中在客家鄉鎮,農民紛紛砍檳榔種可可,至今有25個巧克力品牌,以屏東可可開發各種巧克力的福灣莊園特地邀請土屋公二到屏東進行台日巧克力交流。
土屋公二曾於1999年在東京涉谷區富谷創立「Musee Du Chocolat Theobroma」,引領日本巧克力熱潮,今天到內埔鄉吳献章的可可園參觀時,他不時摘下可可剖開品嚐可可子,竟然發現1棵可可子全白的可可,他說,這是Criollo(克里奧羅)品種,在台灣還沒親見Criollo可可樹。
土屋公二拿紫色可可子比較,向吳献章說,可可子越白品質越好,土屋公二要吳献章只要發現Criollo可可就做記號,然後大量栽種,也可用來雜交,純化出屬於屏東的極品可可。
屏東種植的可可品種上千種,當初邱銘松引進不同品種可可試種推廣,適合的就被農民拿來栽種,吳(南犬)章說,他這棵Criollo可可是從邱銘松處取得,到底園內有多少棵他也不知道。
福灣莊園行政主廚許華仁表示,巧克力界的人都知道,Criollo(克里奧羅)可可是可可豆中極品,產量全球僅3%-5%非常稀有,主產地分布在中美洲的委內瑞拉、秘魯等地,吳献章園裡的Criollo已被屏東農民馴化適合屏東栽種。
土屋公二說,2天在屏東的參觀,他發現屏東的可可品質比歐洲和越南還要好,他說台灣可可味道濃、果實又大,品種十分優質,只要後續發酵及乾燥做好,十分有潛力。
今天農委會水土保持局也派人陪同土屋公二,水保局表示,水保局透過農村再生計畫,正與可可農及巧克力業者合作,將屏東打造為台灣巧克力發展重鎮。
15年的等待 , 可可保養品終於問世了!
文章轉自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2412787
可可不但可吃、還可以擦,第一個把可可變成本土巧克力的屏東農民邱銘松,近年與學者合作開發可可保養品,歷經六年研發,今天舉辦產品發表會,從可可洗髮露、洗面露、到面膜、護唇膏等7項產品,開啟可可產業新的一面。
可可與屏東的淵源甚早,早在民國56年,就曾有屏東南州的農民引進種植,但當時一直無法克服製成本土巧克力的技術而作罷;一直到十多年前邱銘松種植後,才與台大團隊合作,成功突破技術,以台灣的可可製成台灣本地巧克力。
沒有想到當年的突破,帶動可可產業在屏東遍地開花,如今全縣種植面積不但達200多公頃,本土巧克力品牌也愈來愈多,不過邱銘松並不以此為滿足,6年前他開始與專研生化科技的學者合作,歷經6年研發,終於開發出7種可可保養品。
目前已成功開發的保養品包括可可菁萃、可可晶露、可可胭脂、可可護唇膏、可可洗面露、可可洗髮露、可可面膜等,讓不少女性消費者特別心動。
邱銘松表示,國外大多利用可可脂開發相關產品,事實上一整顆可可,包括果皮、樹葉、花朵等均可利用,他還舉自己的雙手為例,「皮膚這麼好,就是每天摸可可、洗可可養成的」。
64歲的邱銘松是農民出身,自稱什麼都種過,目前他的可可是種在檳榔樹下,面積約3公頃,他並在內埔鄉富田村開了一家「邱氏咖啡巧克力」專賣店,招牌生巧克力、黑巧克力等都深受歡迎。
最新巧克力產品: 生質巧克力 Raw Chocolate
我們平常吃的巧克力要經過烘焙,才逼得出香氣。但是高溫烘焙同時卻也去除了一些養分和酵素。生質巧克力原理和生機飲食一樣,是未加工或最低加工形式生產的巧克力。 生質巧克力是由未烘焙可可豆製成。我們的目前只有製作100%純天然無糖生質巧克力。
註: 生質巧克力Raw Chocolate跟生巧克力Nama Chocolate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產品。生巧克力是有添加乳製品口感綿密滑順的巧克力。
全新四款台灣巧克力今天開始販售囉!
<由左自右>
黃金海鹽焦糖
覆麗堂皇 (覆盆莓)
橙心橙意
沁涼薄荷
覆麗堂皇 (覆盆莓)
橙心橙意
黃金海鹽焦糖
沁涼薄荷
ㄑ
全手工雕塑的巧克力藝術品
本文擷取自 吃黑巧克力的完美藉口:預防心肌梗塞
【早安健康/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Heart》期刊2016年3月2日發表的一項前瞻性研究中,共涉及67,640例瑞典成年人,旨在調查食用巧克力與缺血性心臟病之間的關係。
研究發現,與未食用巧克力受試者相比,每週食用巧克力≥3份受試者發生心肌梗塞風險顯著下降(RR,0.87)。同時,作者還進行了一項統合分析研究,共納入6項前瞻性研究(其中包括瑞典前瞻性研究),得出了相似的結果,與食用巧克力最少的受試者相比,食用巧克力最多的受試者缺血性心臟病發生風險也明顯下降(OR,0.90)。
這些研究結果提示,食用巧克力似乎有助於降低心肌梗塞和缺血性心臟病風險。
專家評論
美國耶魯大學預防研究中心主任David L Katz博士
這項前瞻性佇列研究共納入了近70000例瑞典成年人,發現與不食用巧克力受試者相比,那些定期食用、且每週攝入3-4份以上巧克力的受試者心肌梗塞發生率下降了20%,且男女之間無明顯差異。校正各類潛在的混雜因素後,這種獲益雖有所減弱(下降至13%),但仍持續存在。
在統合分析中,研究者將這些資料與來自其他研究的資料進行匯整,在一個接近15萬人的大型樣本中發現,食用巧克力受試者的心肌梗塞發生率下降高達10%。分析結果提示,巧克力攝入量與心肌梗塞風險下降之間呈劑量依賴關係。隨著其中的相關作用機制逐漸被大量高品質文章所闡明,提示兩者之間可能存在一個真正的因果關係。
然而,當前研究中並未指明具體的巧克力類型,有可能存在負偏差,例如,黑巧克力極有可能產生心血管獲益,相比之下,奶油巧克力的心血管獲益就沒那麼明顯,因此,經常食用黑巧克力的益處可能比文中暗示的要高。此外,文中少有提及受試者的詳細飲食情況,那麼,一個有待解答的問題是:飲食中巧克力取代了什麼?或許,這種獲益與飲食中添加的部分和去除的部分都有關係。
但就目前而言,與以往的文章相一致,這篇文章也提示,定期適量食用巧克力(尤其是黑巧克力)能夠帶來心血管獲益,進一步說明巧克力是一種典型味美且有益於健康的食物。
Chocolate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Prospective Study and Meta-Analysis
Heart 2016 Mar 02;[EPub Ahead of Print], SC Larsson, A Åkesson, B Gigante, A Wolk